Linux檔案屬性
-rwxrwxrwx 1 root users 234 dec 15 12:23 text
-rwxrwxrwx |
「-」 「-」:則是檔案。ex:text 當為「d」則是目錄。d(directory)ex:tmp/ 當為「l」則是連接檔(link file)。 當為「b」則是裝置檔裡面可供儲存的週邊設備。b(block) 當為「c」則是裝置檔裡面的序列埠設備。ex:鍵盤、滑鼠。c(character) 「rwxrwxrwx 」 三個為一組,均為「rwx」三個參數。其中: 「r」:代表可讀。 「w」:代表可寫。 「x」:代表可執行。 該屬性不具備某能力,則代表那個能力的字母會被換成「-」符號。ex:不具備可執行的能力,但有可寫和可讀的能力,那會寫成「rw-」的樣式。 前一組「rwx」為『所有人的權限,owner』。 中間一組「rwx」為『同群組的權限,group』。 後一組「rwx」為『其他非本群組的使用者的權限,others』。 「drwxr--r--」 代表除了擁有人,其他使用者都不能進入目錄,因為在那個目錄中其他使用者不能執行指令,所以也沒法進入。 要讓其他使用者進入目錄中,必須開放可執行的能力,所以可執行的能力跟目錄的關係很重要。 |
1 | 連結數。 |
root |
檔案擁有者。 |
users | 檔案所屬群組。 |
234 | 檔案大小。 |
dec 15 12:23 | 檔案建檔日期或最後修改時間。 |
text |
檔案名稱。 檔名前有加「.」代表檔案為隱藏檔。ex: .text 輸入1s -al 能列出隱藏檔,但輸入1s 則隱藏檔不會顯示出來。 |
紅色框:【d】說明text1為目錄,前面【rwx】說明擁有者可讀寫和執行,中間【r-x】說明同群組可閱讀和執行但不能改寫,後面【r-x】說明其他使用者可閱讀和執行但不能改寫。
橘色框:【2】表示有兩個連結。
黃色框:表示擁有者為【y400260025】
綠色框:表示所屬群組為【users】
藍色框:表示檔案大小為4096
紫色框:表示為時間為7月5日 15:05
粉色框:表示目錄名稱為text1
目錄與路徑
絕對路徑: |
寫法一定由根目錄/寫起。 ex:/home/users/text |
相對路徑: |
由/home/users要到/home/users/test底下時,可以寫成『cd ./test』。 |
指令 | 語法 | 補充 |
變換目錄 cd(charge directory) |
cd . 此層目錄 cd .. 回到上一層目錄 cd ./home 相對路徑寫法 cd /home/users/text 絕對路徑寫法 cd - 回到前一個的工作目錄 cd ~ 回到目前使用者的家目錄 cd ~users 回到users使用者的家目錄 |
|
顯示目前的目錄 pwd(print working directory) |
pwd | |
建立目錄 mkdir(make directory) |
mkdir【目錄名稱】 mkdir【-p】【目錄名稱/目錄名稱...】 |
-p:建立多層目錄 |
刪除目錄 rmdir(remove directory) |
rmdir【目錄名稱】 rmdir【-p】【目錄名稱/目錄名稱...】 |
-p:刪除多層目錄 被刪除的目錄裡不能還有目錄或檔案,不然不能刪除 |
檔案與目錄管理
指令 | 語法 | 補充 |
顯示檔案名稱、屬性等 1s |
1s【-ails】 |
-a:全部檔案列出 -i:印出inode值 -l:長的列出,連同檔案大小、屬性資料等 -s:以檔案大小排序 --color=never:不顯示顏色 --color=always:均顯示顏色 --color=auto:由系統自行判斷 |
拷貝檔案或目錄 cp(copy) |
cp【-ru】【來源檔】【目的檔】 |
-r:進行目錄的copy -u:來源檔較新或沒有目的檔,才進行copy |
刪除檔案或目錄 rm(remove) |
rm【-fir】【檔名】 |
-f:強制刪除 -i:提供使用者確認是否刪除 -r:不斷刪除 直到沒東西為止(用於刪除目錄) |
移動檔案或目錄 mv(move) |
mv【-u】【來源檔】【目的檔】 | -u:當來源檔比目的檔還新時才有動作 可以用於更改檔案名字 ex: mv text text2 (text名稱改成text2) |
觀看檔案內容
指令 | 語法 | 補充 |
第一行開始,由前向後顯示檔案內容 cat(concatenate) |
cat【-n】 |
-n:顯示時,輸出行號 |
從最後一行開始,由後向前顯示內容 tac |
tac【檔案】 | |
一頁一頁顯示檔案內容 more |
more【檔案】 | |
與more類似,但能用(Page
Up、Page Down)進行翻頁 less |
less 【檔名】 |
/word:在特定檔案中尋找word字串的所在 q:離開less畫面 |
只看頭幾行 head |
head【-n number】【檔名】 |
-n number:顯示number行(沒特別設定只會顯示前十行) |
只看後幾行 tail |
tail【-n number】【檔名】 |
-n number:顯示number行(沒特別設定只會顯示後十行) |
顯示時,順便輸出行號 nl |
nl【檔名】 |
|
二進位的方式讀取檔案內容 od |
od【檔名】 |
檔案與目錄權限
指令 | 語法 | 補充 |
改變群組 chgrp(change group) |
chgrp【群組名稱】【檔案或目錄】 |
改變成為的群組名稱必須存在的名稱,不然會顯示錯誤。 |
改變權限 chmod(change mod) |
chmod【-R】xyz【檔案或目錄】
|
-R:不斷的將該目錄的檔案都改變參數 xyz:各為一組 rwx 可用屬性數值的相加值 各屬性的值:r:4 w:2 x:1 -:0 |
改變預設的建立檔案或目錄時的屬性 umask |
umask xyz | 指該預設值需要減掉的權限 xyz:各為一組 rwx 屬性數值的相加各屬性的值: r:4 w:2 x:1 -:0 |
顯示檔案的特殊屬性 1sattr |
1sattr【-aR】 |
-a:將隱藏檔的屬性也秀出來 -R:連同子目錄的資料也列出來 |
搜尋檔案或目錄
指令 | 語法 | 補充 |
實際搜尋硬碟去查詢檔案名稱 find |
find【路徑】【參數】 |
-atime n:在n*24小時內被access及存取過的檔案列出來 -ctime n:在n*24小時內被changed及改變、新增的檔案或目錄列出來 -mtime n:在n*24小時內被modified及改變過的檔案列出來 -newer file:比file還新的檔案列出來 -group name:尋找群組名稱為name的檔案 -user name:尋找使用者名稱為name的檔案 -name file:尋找檔名為file的檔案 |